tcy8313459

书法 篆刻 高校学生教育

在文学院2018年本科生导师工作总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

     在文学院2018年本科生导师工作总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

      唐春玉(2019.1.11)


       2018年,文学院全年本科生导师集中指导学生次数为834次,其中1-3年级集中指导次数为381次,远远超过学校一个月集中指导一次的规定次数。除集中指导外,导师们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个别指导,更多的时候则通过微信、电话、QQ等形式随时进行指导。指导形式多样。上半年1-3年级导师数为29人,下半年为32人。

       2018年9月份,对16、17级部分学生的导师,按照学生的意愿做了调整。军训结束后,为18级四个本科班举办了导师制讲座,向全体新生介绍了导师制相关内容,并就如何选择导师做了详细指导。10月份,按照自主选择的原则,为所有新生安排了导师。

       为提高导师指导质量,学院为新入职的导师举行了导师制培训会,召开了涵盖所有导师指导学生的本科生指导工作调研会,广泛征集了学生对导师制和自己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。

       每位导师在集中指导后,均把指导时间、指导地点及指导照片发本科生导师制秘书,秘书每个月负责统计后把指导情况制表发到学院网页。

       学院鼓励导师们开展本科生导师公开课,全年共举办公开课4次,对学生写作、研究生考试、学年论文写作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   2018年以来,“汉字听写大赛”“板书大赛”“中华好诗词大赛”“文苑杏坛讲课大赛”等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的学科竞赛活动,各导师组都全程参与了初赛选拔,使学科竞赛活动做到了对学生的全覆盖,同时,拓展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内容和形式。

       文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,目前是全校的一面旗帜,之所以能够如此得到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他学院的认可,背后是所有导师的超常付出。正常教学之外,每个月平均还要有两次甚至更多的集中指导,导师们的辛苦可想而知。这种付出学校认可、学院认可、学生认可,在调研中,绝大多数学生对导师的辛勤指导心存感激。旗帜竖起来很难,要让它一直飘扬下去,更难。

       当然,我们也要看到,我院的导师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。比如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的本专业导师太少;个别导师指导次数较少;个别导师指导草率、指导时间短、指导内容单一;个别导师在学生午饭、午休或晚饭时间指导,影响了学生正常作息;个别导师指导记录简单草率甚至缺失等等,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指导工作中进一步完善。

       这次学院评选出2018年度7位优秀指导教师,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,刚才各位优秀导师又做了指导经验交流,我粗略地总结了一下,他们的指导之所以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,有以下几方面原因。第一:认真对待集中指导这个工作,一年内或者一学期内什么时候指导什么内容都有预案,不是想到哪儿指导到哪儿。指导之前认真备课,每节课具体指导什么、如何指导都很明确。第二:指导次数都比较多,两个学期共10个月,指导时间是八个月,以上各位老师的集中指导次数(除毕业季学生外)都超过了每周两次。学校要求的是每个月集中指导1次,学院要求的是每个月指导1-2次,不设上限。第三:都和学生有比较充分的交流,指导什么、如何指导、什么时候指导等等既要考虑了自己的情况,也征求了学生的意见、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。不是有什么给什么,而是缺什么补什么。这就需要很好地进行导师间的沟通,做好联合指导。第四:满腔热忱、累并快乐着。

     本科生导师制,是因材施教的最好办法之一,学生在指导中获益良多。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上级和学生的认可,离不开全体导师在高尚师德引领下的无私奉献精神。学院希望全体导师在保证集中指导次数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指导质量,以此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评论